这4点2023年宏观经济趋势,与出海企业息息相关

发布时间: 2023-01-31 14:41

回顾2022年,疫情是经济中非常重要基础逻辑;
展望2023年,宏观经济的基本前提是中国进入了疫情全面放开的时代,是变化的起点。
2023年全球和中国的宏观经济如何?
哪些领域是风口?
汇率压力是否会减小?
地缘政治将走向何方?
出海企业应该提前部署哪些风险应对方案?
艾凡咨询选择了与出海企业息息相关的方向,总结了2023年跨境人应该关注的4大趋势,与读者们分享。

 


 

1、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出口承压可能会倒逼国内贸易政策改善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升。

 

放眼全球,通货膨胀率回落使加息步伐放缓,人民币汇率和资本市场压力有所缓解,2023年的金融市场将更加稳定。美元指数,随着美联储加息步伐的放缓而转弱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回升。2022年10月人民币跌破了7.3的点位,如今已经在6.9浮动。良好的国际收支顺差,也为人民币汇率稳步回升作出贡献。
从大趋势来看,2023年全球外需的趋势性回落,将对我国出口增长造成显著拖累。这一项可能会成为经济回暖的主要阻碍之一。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基础性支撑不容忽视。基于此,中国可能会加大维护和拓展贸易伙伴关系的力度,进一步扩大外贸规模,对出海企业来说是一个好消息。

 

 

2、中国宏观经济将从2023年3月起明显改善。

 

中国的宏观经济将会随着防疫的全面放开而逐步改善,经济增速将较2022年有所提升。中国GDP大概率会在在2022年增长3.2%的基础上,在2023年实现5.2%的增长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统筹中交融,生产生活秩序逐渐恢复,带动消费复苏。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将维持稳增长的基调,房地产市场保持房住不炒,2023年基建依然被列为拖底项目,科技与绿色成为制造业投资的主旋律。

长期来看,经济复苏毋庸置疑;短期来看,复苏动能尚未兑现,基础还需夯实。2023年,中国的出口依然会受到全球经济放缓之下外需走弱的扰动;企业信心提振还不足,需要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;中国防疫的突然放开反而会短暂地让经济进一步承压。

 

 

3、复杂多变的俄乌地缘政治将改变欧、美、中的格局,跨境行业将有更多的机遇。

 

2022年俄乌冲突给全球多个经济体带来了全年的连锁反应,全球能源、粮食供给有压力,通货膨胀上行。欧洲市场受到冲击尤为严重,自俄能源进口大幅减少,能源价格出现暴涨,天然气价格最高时达到了2021年同期的5倍。中国和日本的天然气价格也出现了上涨,但幅度小于欧洲。美元受到的能源冲击相对最小,因为有能源自给能力。
2023年,俄乌冲突将导致欧洲、美国、中国的关系发生更深层次的变化,全球地缘政治格局将更加复杂多变。大国博弈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更大的不确定,但同时也给跨境企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。美国长期给中国高科技领域施压,反而带动了国内替代产业的发展;欧洲的能源危机加大了复苏压力,所以化工、钢铁等企业在思考全球产业布局。出海企业应随时关注各国动向,抓住机会实现业务的增长。关于这一点,艾凡咨询会在后续的文章中,紧跟时事,给出一些专业的预判。

 

 

4、医疗和环保行业将成为全球关注的风口。

 

全球来看,医疗仪器设备、生物医药等将成为2023年的最大风口。经历了疫情的洗礼之后,健康将成为更加重要的命题。同时,环保也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领域。绿色清洁的原料和产品将在建筑、电力、交通、工业等领域得到更加丰富的应用。
对国内来说,高端化、绿色化、智能化将成为回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目标,2023年的应该密切关注高新技术制造业的投资。中国将会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,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信贷投放,中下游产品的成本会更加低廉。

更多新闻动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