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向展望
发布时间: 2023-09-12 11:11
近期,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面临压力,一度在“7.3”关口波动。
到底是什么原因支撑美元将继续走强?
未来几个月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又来自何方?
展望第四季度,这两大趋势是否仍将持续?汇率大概会停留在一个怎样的位置?
艾凡将为大家一一解析。
一、美元会再度走强
美元是否走强主要可以通过观察美元指数的涨跌来判断。美元指数会继续在高位波动,近期不会有下跌趋势,这个判断基于以下四大原因。
1、从需求角度来看,美国政府疫情间的大规模财政刺激导致居民收入和储蓄大增,形成持续性的消费过热,这为美国疫后经济的复苏提供了支持,7月的美联储会议也改变对经济走弱的预期。
所以短期来看,需求拉动供给,是美元指数走强的一个主要原因。
美国政府2020-2021年的财政赤字率是战后最高的,直接以现金形式对居民进行补贴,导致美国居民收入和储蓄迅速增加到远高于正常年份的水平,导致了2020年下半年至今的消费过热。
8月下旬公布的7月美国零售销售同比增速反弹,远超市场预期,这说明美国人的消费欲望还是很“热”。
消费需求持续过热和增速下降缓慢,最终导致美联储在7月议息会议上放弃了之前对经济“温和衰退”的预期。
2、从工业生产的角度来看,美国人消费欲望强劲持续,加上美国政府越来越明显要和中国这种制造业大国“脱钩”,所以美国的工业生产从去年开始就一直改善,7月的数据还超出预期,这是支撑美元指数的第二个原因。
2022年疫情好转后,旺盛消费就直接强力拉动了美国的工业生产。拜登政府越来越强势要求盟友一起制裁中国的半导体等高科技产业。又因乌克兰战争持续,美国国内的高科技制造业表现继续强于预期。近期美国工业生产环比增长大幅高于预期,同比跌幅收窄,显示美国先进制造业在加速复苏。工业生产对美国经济的改善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。
3、从美国人薪资来看,美国人的薪资增速已经连续4个月持平, 说明美国目前劳动力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状态,工资高增长可能会持续比预期时间更长。
薪资高就会推高通胀,未来核心通胀可能还会继续受到耐用消费品和服务价格的较强支撑。这是美元指数维持高位的第三个原因。
4、从房地产来看,从今年3月开始,美国银行业风险接连暴露,使得美联储放慢了加息速度,美国房地产市场暂时松了一口气。
现在美国买房的实际利率其实还不算太贵,3月以来房价的走势是止跌回升,成交量也有小幅改善。房地产市场比预期好,也是支撑美元指数的第四个原因。
二、人民币维持阶段性走弱趋势
人民币在未来几个月,主要有以下两大贬值压力。
1、出口环境不好,美国“脱钩”打压,东南亚恶性竞争
美国拉拢盟友对中国实施“断链脱钩”的产业政策,直接打压了中国半导体和手机等高科技产业的出口回暖。
东南亚国家为了获取中低端产业的价格优势,也导致从二季度开始,中国出口不如预期,为人民币带来了一定的贬值压力。
综合因素之下,出口偏弱导致中国经常账户盈余也低于预期。
虽然从8月开始出口有所修复,但外部环境仍严峻,令市场倍感压力。
2、房地产一蹶不振,央行立场偏宽松,加剧贬值压力
从今年二季度开始,中国房地产市场供需双方的下降幅度远超预期,中国民众减杠杆需要一定货币宽松支持,投资也需要企业贷款支持。
因此,中国央行在二季度报告中表示,会保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。而更宽松的货币环境,意味着相对其他主要货币,人民币的利差有所下降。
但根据利差理论,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率下降,其货币的投资收益率相对下降,资金会流出这个国家,造成本国货币贬值压力。
所以,央行明确中性偏松立场,会导致人民币面临一定的贬值预期和贬值压力。
三、第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展望
展望第四季度,中国央行还有继续降息降准、维持宽松立场的空间。
房地产政策会出现一定放松,但主要集中在二三线城市。
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实际增速仍有望保持在较高水平,央行会通过更多方式来稳定汇率预期,后期非常态化的干预措施会逐渐加码。
预计第四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将在7.2附近窄幅震荡,趋势性逆转的可能性较小。
更多新闻动态